
(平)平(仄)仄平平仄,(仄)仄平平仄仄◎。(仄)仄(平)平平仄仄,(平)平(仄)仄仄平◎。
(平)平(仄)仄仄平◎,(仄)仄平平仄仄平◎。(仄)仄(平)平平仄仄,(平)平(仄)仄仄平◎。
(仄)仄(平)平平仄仄,(平)平(仄)仄仄平◎。(平)平(仄)仄平平仄,(仄)仄平平仄仄◎。
一般而言,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;第三句仄声分歧韵。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凡是为仄音;整首诗的意境高,文辞雅,寄意深。
曾栽杨柳江南岸,一别江南两度春。遥忆青青江岸上,不知攀折是何人。白居易《忆江柳》(十一实韵)
独正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(十一实韵)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正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王昌龄《出塞》(十五删韵)(申明:加括号暗示可平可仄;◎为韵脚,必需用平声)
朝辞白帝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沉山。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(十五删韵)
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,属于近体范围。绝句是由四句构成,有严酷的格律要求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、七言绝句,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。每句七个字的绝句便是七言绝句。
(平)平(仄)仄平平仄,(仄)仄平平仄仄◎。(仄)仄(平)平平仄仄,(平)平(仄)仄仄平◎。
(仄)仄(平)平平仄仄,(平)平(仄)仄仄平◎。(平)平(仄)仄平平仄,(仄)仄平平仄仄◎。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李商现《夜雨寄北》(四支韵)
(平)平(仄)仄仄平◎,(仄)仄平平仄仄◎。(仄)仄(平)平平仄仄,(平)平(仄)仄仄平◎。